冯国会在会议上发表了讲话。他说,上海校友会发展迅速,为大多数校友开辟了新的世界,为校友的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他介绍了近年来学校的学科建设、硕士、博士人才培训、教师发展和令人满意的成就,希望大多数校友继承建设精神,增进校友友谊,加强校友与母校的生产、学习、研究合作,促进校友经济发展,实现双赢的局面。
在报告中,杨明明总结了第二届理事会的工作和取得的显著成就,从改善人员机构配置、举办丰富的健康活动、积极服务母校发展、不断扩大朋友圈四个方面。他指出,常州校友会秉承“服务校友,奉献母校”的宗旨,为校友搭建了沟通桥梁,让更多的校友聚在一起,在事业和生活上相互交流和支持,传承和发扬山大精神。
听着校友们真诚的心声,唐正华的总结讲话充满了同理心。他感谢校友长期以来的关心和关怀。他说,校友和母校“双向奔赴”,给予母校资源和精神支持,是学校积微成立、快速发展的力量源泉和不竭动力。他要求校友(总)做好校友工作,热情服务校友,探索校友工作新经验,提高校友工作质量,重点加强与校友企业的互联,努力实现校友资源参与学校人才培训、专业建设、教学研究,聚集校友力量,突出常工“校友力量”。他期待着所有校友与母校携手共进,共同努力,为深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。
杨景波代表学校祝贺2023年上海校友分会年会,问候上海校友,介绍近年来学校的发展建设。他指出,在全体成人的共同努力下,学校教育发展迅速,在人才培训、教育教学、科研、服务当地社会发展领域取得新成果,期待校友充分依托上海地理优势,不断发挥自身优势,积极帮助学校发展,帮助学校与社会各界建立更多的交流合作平台,丰富学校资源。
孟玉勤代表学校对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,向与会校友表示亲切问候,感谢三位校长和全体校友。他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和近年来的成就,并对校友会工作提出了四个希望:一是创新工作模式,反映高度,从简单的情感联系到创新、创业、财富;二是实现全覆盖,反映宽度,高度重视校友工作的各个方面;三是加强服务,反映温度,及时、快速、热情处理;四是提高活动质量,反映频率,通过各种活动吸引校友积极参与,增强校友凝聚力。
杜振贤在与两地校友的讨论和交流中,回顾了学校在过去10年中取得的成就,并介绍了学校下一阶段围绕学科建设的新目标。随后,围绕学校道德培养基本任务,做好校友服务和校友教育工作,尽快规划学校40周年相关校友活动,杜振贤介绍了学校准备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早期工作,提出了基金会结构、融资、项目运营模式,也指出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。杜振贤指出,筹备基金会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校友,支持母校发展,反映校友教育的平台,希望校友能积极提出建议,支持母校发展达到一个新的水平。
上海期间,杨景波专程走访校友企业上海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,落实“走访企业、拓展岗位”专项行动,促进就业,拓展省外就业市场,深化校企合作,帮助毕业生找到好工作。杨景波还与上海退休教职工代表进行了亲切交谈,详细了解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况,祝愿老同志健康快乐,感谢老同志对学校的贡献,并委托上海校友分会做好更详细的服务工作。
学院一行先后走访了华邦制药和北京大学制药的校友,了解了校友目前的工作和生活情况。在交流中,杨波代表学院向校友表达了对校友的关心和支持,介绍了近年来在教育、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的成就;介绍了明年70周年庆典,热情邀请校友参加校庆活动。校友们对母校的关心和关怀表示感谢,并对母校的辛勤培训表示感谢。他们表示,将积极联系各方校友,充分发挥校友优势,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注母校的发展,对母校未来的发展表示良好的祝愿。